您的位置:首頁>培訓動態(tài) >心得體會>心得體會

為農服務就是《梁家河》大學問

來源:www.caicono.cn 發(fā)布時間:2019/6/30 10:30:34

       認真研讀了《梁家河》這本書,讓我感觸頗深,對習近平總書記崇敬之情油然而生。對照他在那些滄桑艱難的歲月里演繹自己不平凡的人生,從而反思我們當下的工作狀態(tài),更激起我們加倍努力工作的信心和為人民服務的責任感。

       習近平總書記的平民情懷令我們敬佩,不論刮風下雨,他都同村民同樣干活,不嫌臟不嫌累,吃苦耐勞。能吃苦,正是我們現在的年輕人所普遍缺失的。梁家河是一種精神,這種精神就是習近平總書記說的話:“作為一個人民公仆,陜北高原是我的根,因為這里培養(yǎng)出了我不變的信念:要為人民做實事!無論我走到哪里,永遠是黃土地的兒子。”青年習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歲月所樹立為老百姓辦實事的初心,奠定了他治國理政思想的立足點,形成了他以人民為中心發(fā)展思想的出發(fā)點。后來有事兩次回到梁家河,見到梁家河村民,關心的都是老百姓收入、養(yǎng)老和醫(yī)療等最基本的生活問題。正是這種源自內心深處的“人民立場”,使得習近平總書記把人民過上幸福生活作為治國理政的目標。

       其實任何工作只要真心實干就能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,習近平總書記的信念就是要為人民做實事。在梁家河自然資源匱乏、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差,習近平總書記站在群眾的角度,群眾想什么他就怎樣去做。他從帶領村民打井,到修建第一口沼氣池、創(chuàng)辦鐵業(yè)社。解決群眾日常生活照明問題。以“能吃苦,干實事”的形象贏得群眾的擁護和愛戴。

       習近平總書記的根在陜北高原,而我的根就在這生我養(yǎng)我的巍巍大巴山,這清清的南江河水,這悠悠黑土地上憨直的鎮(zhèn)坪人民,我癡愛農機安全監(jiān)理員這份工作,為農民服務已成為我生活的主題。我們常下鄉(xiāng)和農機手一起勞動,把政策服務送到田間地頭,看到農機手因為我們的服務,而露出滿意的真誠的笑容,看到在我們的引導和幫助下,有更多的農機戶平安快捷走上致富之路,日子越過越紅火,我的心里覺得特別滿足,特別開心。通過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的一系列感人事跡,使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,又更加堅定了我服務基層的信念,作為基層干部我們應該促進農村發(fā)展、讓農民受益、讓青春無悔。這樣的日子是忙碌的,辛苦的,更是平淡的,但度過的每一天卻是快樂而充實的,更是非常有意義的。對事業(yè)的這份執(zhí)著令我無憾,心靈的感動已成為我收獲的一份歷程,因此,我無悔平淡。為推動鄉(xiāng)村振興不斷貢獻自己的力量,扎扎實實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。